飞机型号查询

飞机型号:
国家地区:
飞机类型: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术活动>学术会议

航电系统和设备数智化探索——第十届飞机航空电子国际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

时间: 2021-06-25作者: 上海市航空学会

返回列表>>

航空电子系统是机载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且相关技术进步快、更新周期短。当前阶段飞机航空电子行业战略性、整体性、前瞻性、基础性、共用性技术研究不足,缺乏自主原始创新能力,亟需构建国产自主工业体系,加快完成系统产品升级换代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实现飞机航空电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2021(第十届)飞机航空电子国际论坛在上海成功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航空学会、中国航空研究院,中航机载系统有限公司和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欧盟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指导,中国民用航空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为嘉宾单位,上海市航空学会、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客户服务有限公司、中航西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航珠海通用航空研发制造基地、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支持,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航空工业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技术重点实验室、民航空管航空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上海广尧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协办。

2012年至今,飞机航空电子国际论坛已经走过十年,而今年这一场更是群贤毕集,人才荟萃,共有来自超过100家企业的400多位行业专家和领导莅临现场。

在内容上,本届论坛立足于航空电子领域中新兴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研究,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量子技术等时下热点,同时密切关注

新型学科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等情况,不断拓展航空电子外延;通过与会专家学者的技术分享和经验交流,汇聚各方智慧力量,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研机构提供国际一流的理论和技术交流平台,为飞机航空电子产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为国产大飞机制造补上重要的一环。

开幕式上,中国航空学会秘书长姚俊臣担任论坛开幕主持人,中国航空学会名誉理事长刘高倬、中欧协会欧委会会长杨拴昌、中航机载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刚、上海市闵行区委常委、副区长管小军、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平分别发表了开幕致辞,向出席今天大会的嘉宾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冯培德院士在“混合式惯导系统及协同技术”一讲中介绍了混合式惯导具备高性价比、误差弱化、自标定能力、体积重量低四大特点,因而颇具前景;与此同时,协同导航技术采用多套混合式惯导构成大系统,利用组网和数据融合的手段提升导航精度,展现出降低成本、抑制误差、在线标定误差系数的优势,为解决卫星导航不可使用条件下的精准的定位定向问题,更精准、更可靠、更便宜、更智能的惯导系统亟待开发。

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建浦教授未来产业:柔性电子报告中解答了为什么柔性电子重要”,“柔性电子技术为什么是颠覆性的”,“柔性电子的应用场景有哪些”等问题,并强调柔性电子是从信息时代变迁到智能时代的重要硬件支撑;他提到,我们国家在柔性电子内很多领域具有领先的地位,在关键方面的应用取得突破,同时也将不断探索这项前沿技术在航天领域中的融合和应用。

中国航空学会适航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原司长徐超群通过“推动适航分会建设,助力适航审定标准体系完善”的报告,带与会者梳理了中国航空学会适航分会近年来所做的工作,同时发人深省地提出了“工业发展和适航管理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这一问题。他指出,国外的技术标准同中国适航技术法规很难有效结合,这也导致了工业和适航管理之间存在鸿沟;而通过中国航空学会这一平台,应当使技术标准和产品走上互相迭代更新,双向促进的良性发展道路。

中国民用航空上海航空器试航审定中心副主任揭裕文分享了国产民机航空电子系统适航审定工作的实践探索与心得体会,首先,揭主任说明了上海航电审查中心历经多年磨砺所做努力与成就收获;其次布局了下一阶段审查工作的探索,他指出,应当建立第二机载网络安保,同时对国产器件嵌入操作系统和关键通过库进行摸底。最后他提出,中心为提高服务能力,将积极转变审定理念、充分发挥审定中心优势、实现审查活动全面数字化与适航审定智能化知识化,争取为国产航电系统奠定更好的基础。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所长王金岩以座舱技术智能技术现状与展望为主题展开演讲,分享座舱系统智能技术的研究心得跟成就,王所长向听众明确了智能人机系统的概念,并概述了座舱系统的发展历程与各领域方向座舱系统智能化发展的情况,最后介绍了智能座舱系统技术体系与关键技术实践,为满足未来飞机的任务需求,从理论机理、信息显示、交互控制、工效评估与效能增强五个方面构建座舱智能人机系统核心技术体系,作为技术研究发展方向和专业能力建设的纲领,探索人机混合智能技术在航空领域应用的新思路新方法,逐步提升座舱人机系统智能水平和通用性能。

航空工业西安计算技术研究所航空工业机载数据与传感事业部总工程师林荣超以机载数据与传感只能技术发展展望为主题发表演讲,他首先对于机载数据与传感技术的定义进行阐述,并从IT产业角度切入,介绍了IT技术对于航空产业发展影响的可能性,分别体现在服务综合化、混合计算、人工智能、统一网络总线变化等方面。报告尾声,他指出,要实现机载数据与传感智能技术领域的发展,需要业界共同创新,大力投入才能推动,从而为各型的飞机做好飞机平台打下坚实基础。

除此之外,本届论坛还讨论了ARJ21航电系统,商用飞机航电系统,通用飞机航电系统,未来民用直升机航电系统,无人机航电系统等不同平台上航电系统发展现状,展望和技术要求。

在此次论坛下设的驾舱航电系统用户分享座谈会中,论坛组委会邀请到了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飞行总队ARJ机队一分部副经理石向前和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机长丁冬进到场进行驾舱航电系统使用体验分享,对国内外民机航电系统使用中遇到的问题、设计改进意见、人体工程学以及飞行员习惯等议题进行了实践论述。与会嘉宾们积极讨论,反响热烈。座谈会为国内航电企业与航司创造了直面对话的难得机会,通过分享未来飞机驾舱系统概念及发展趋势助力航电系统公司设计出符合未来用户需求的先进产品,真正做到设计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