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航空学会组织
2021年度学术结题评审会
上海市航空学会科技创新项目(学术研究课题)是活跃学会学术氛围,整合各方研究力量,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重要活动之一。2022年2月18日,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举行“2021年度科技创新项目结题评审会”,并邀请了上海飞机客户服务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交通大学、宝武特冶有限公司等单位评审专家参会。本次课题选题涵盖飞机设计、维修等专业以及航空产业全方位视野等。结题评审会上,五位课题组负责人依次认真作课题陈述。
1、民用飞机维修手册验证方法研究
飞机维修手册的内容信息量巨大并且存在大量内部参引和手册间参引情况,其中维修程序数以千计、种类繁多。针对飞机维修手册验证效率不高,验证质量控制困难的问题,通过完成对飞维修手册完整内热的系统性梳理,对信息进行划分,制定相应验证方法和验证技术要求,从而降低维修手册验证成本,缩短验证周期。
2、上海航空产业发展方向探索(教育篇)
基于目前中考分流(50%考生上不了高中)、上海高校、航空职校各自的发展方向和内容,航空职业教育体系亟需完整、成熟的配套环节,同时飞行器设计人才、制造人才应从本科生开始就充分利用上海现有航空企业、院所资源,加强联合培养、实习。
3、基于VR\AR实训的航空机务系统工程
本项目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国内高校航空专业学生普遍缺乏飞机及零部件、系统器材实训的难题,解决国内外迫切在短期内培训大批合格的航空机务人员需求,全程采用沉浸式学习体验,具有工程价值与实际意义。
4、提高航空锻件用钛合金成品棒材的组织合格率
钛合金作为航空工业应用最广泛的金属结构材料之一,现阶段对于棒材规格放大后的组织均匀性级别要求范围更严。通过从全流程角度审视工艺,重点对锻造工艺技术控制进行研究,寻找最佳稳定的工艺路线,提高工艺容差性,保证TC11、TC4等航空锻件用成品棒材组织合格率达到92%以上。
5、航空轮胎斜交胎与子午胎破口和爆破形态对比研究
斜交胎和子午胎由于构造和承载方式不同,导致了飞机轮胎爆破后破口和爆破形态各不相同。当轮胎爆破发生时,胎体高速抛射出的碎片或喷射出的高压气流,会对飞机多个系统造成危害。通过采用电阻丝加热方式在充压轮胎表面薄弱位置制造局部初始损伤,运用高速摄像机及动压传感器对试验数据进行记录,根据数据对比分析,得出斜交胎X型爆破是航空轮胎各类爆破模式中最严酷的一种。
此次评审会议流程分为结题PPT汇报和专家组评审两个环节,评审专家首先对结题项目按照学会要求与规定进行审核,随后结题汇报人分别从项目基本情况、研究内容、技术关键以及预期目标等方面进行了汇报。评审专家分别从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研究方法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产出与运用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对项目目前研究取得的成果给予了肯定,同时专家们也提出了项目研究存在的缺陷,对项目后续研究工作给出了建设性意见。最后经过专家组综合讨论,五个项目均通过了此次结题评审,课题组成员表示将进一步按照专家的指导建议,优化课题研究。专家们有宽度、有深度的精彩点评,让课题组成员受益匪浅。